-----精选段落-----
第十二章学会超脱——拨开心路是佛陀
一个人的心态和处世态度,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一个懂得欣赏世界的人,是一个高雅的人,高尚的人,美丽的人。因为——
欣赏是一种幸福。纷繁世界,无奇不有,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风有雨,时时刻刻,变幻无穷。懂得欣赏,便懂得感悟;感悟愈深,生活得愈滋润、愈轻松。
欣赏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情高趣雅的精神。证严法师说“欣赏别人就是庄严自己”(证严法师《静思语》),蚂蚁有蚂蚁的生活,大象有大象的情调,仙鹤有仙鹤的风姿。懂得欣赏,你便懂得生活的真谛;懂得欣赏,你便拥有别人所没有的情调。
不仅如此,一个人的心态和处世态度也决定他的长相和气质。“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当你的内心所思所想慢慢发生变化时,脸上洋溢的神情会随之变化,天长日久,你的心情便会写在你的脸上并潜移默化为一种内在的“气质”。赫本说:“美丽的双眼是善于看到人的优点,魅力的双唇是说出亲切友善的语言。”她穿越时空造就的美丽神话就印证了这一点。
亮心堂
茫茫人海,滚滚红尘,回眸四望,欣赏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当你用欣赏的态度对待万物时,一切都是美丽的。你的心和谐了,世界就和谐了,你的心顺了,你的心平了,烦恼就没了。
所以,你要保证自己每天晚上带着微笑入眠,又在每一个清晨带着微笑醒来。
2.学会等待:生命因等待而美好
从前有个年轻的农夫,他要与情人约会。但小伙子性急,来得太早,又没耐心等待。他无心欣赏明媚的阳光、迷人的春色和鲜艳的花朵,一头躺倒在大树下长吁短叹。
忽然,他面前出现了一个侏儒。“我知道你为什么闷闷不乐。”侏儒说,“拿着这钮扣,把它缝在衣服上。你要遇着不得不等待的时候,只需将这钮扣向右一转,你就能跳过时间,要多远有多远。”这很合小伙子的胃口。
他握着钮扣,试着一转:啊,情人已出现在眼前,还朝他笑送秋波呢!真棒啊,他心里想,要是现在就举行婚礼,那就更棒了。他又转了一下:隆重的婚礼,丰盛的酒席,他和情人并肩而坐,周围管乐齐鸣,悠扬动人。他抬起头,盯着妻子的眸子,又想,现在要是只有我俩该多好!他悄悄转了一下钮扣:立时夜阑人静……他心中的愿望层出不穷:我们应有座房子。他转动着钮扣:房子一下子飞到他眼前,宽敞明亮,迎接主人。我们还缺几个孩子,他又迫不及待,使劲转了一下钮扣:日月如梭,顿时已儿女成群。他站在窗前,眺望葡萄园,真遗憾,它尚未果实累累。又转钮扣,飞越人生。时间就这样从他身边急驶而过。还没有来得及思索后果,他已老态龙钟,衰卧病榻。至此,他再也没有要为之而转动钮扣的事了。
回首往日,他不胜追悔自己的性急失算:我不愿等待,一味追求满足。眼下,生命已风烛残年,他才醒悟:即使等待,在生活中亦有意义。他多么想将时间往回转一点啊!他握着钮扣,浑身颤抖,试着向左一转,扣子猛地一动,他从梦中醒来,睁开眼,见自己还在那生机勃勃的树下等着可爱的情人。此时,他已学会了等待。
一切焦躁不安已烟消云散。他平心静气地看着蔚蓝的天空,听着悦耳的鸟语,逗着草丛里的甲虫,他以等待为乐。
不必说等待浪费了多少光阴、消磨了多少耐性,有这些时间可以多走多少路、多做多少工作。要知道,生活因为等待而变得充实。一方面你可以积蓄力量;另一方面,只有经过努力和历尽艰辛实现的愿望,才更令人满足。
亮心堂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一场一场的等待组成的,而人生,因为这些等待而变得更有意义。没有等待的人生则一片空白。曲径通幽才美妙,一眼望穿的感觉并不好。
3.学会付出:不停地付出才能永远地得到
龙山的善国寺有两个和尚:悟空和悟了。
一开始他们每天都出去化缘,后来就只有悟空一个人出去化缘了。原来,悟了发现龙山下的缘十分好化,随便到山下走走,就能化到很多,悟了就把化来的钱买很多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存放着,其余的时候就在寺庙里睡懒觉。悟空劝悟了,让他不要虚度时光,要出去化缘。
悟了听了很烦,说:“出家人岂可太贪?有吃的就行。你看我有这么多的粮食,足可以让我吃上半月,何必出去奔波劳累?”
悟空念了声阿弥陀佛,说:“师弟,你化了这么多年缘,还没有参悟到化缘的妙处和真谛啊?”
悟了听了,就讽刺悟空,说:“师兄,你倒是日出而出,日落而归,可你空手而去,空手而回,你化的缘呢?”
悟空说:“我化的缘在心里。缘自心来,缘也要由心去。”
悟了听得一头雾水,说:“不明白?不明白。”
后来,悟了化的钱物越来越少了。这让悟了很苦恼,原来化一次缘可以吃上半月,现在只可吃上几天。此时的悟空依旧天天日出而出,日落而归,空手而去,空手而回,但他天天都面带微笑。悟了想挖苦师兄,说:“师兄,你今天收获如何?”
悟空说:“收获多多。”
悟了说:“收获在那里?”
悟空说:“在人间里,在人心里。”
悟了感觉自己一时很难参悟师兄的话,决定明天一起跟悟空去化缘。悟了说:“师兄,我悟性太差,我想明天跟你去化一次缘。”
悟空点头同意。
次日,悟了要跟悟空去化缘了,悟了又拿了那个他出去化缘用的布袋。悟空说:“师弟,放下布袋吧。”悟了说:“为何?”悟空说:“你这布袋里装满私欲贪婪,拿出去,是化不来最好的缘的。”
悟了说:“那我们把化来的东西装哪儿?”
悟空说:“人心里。人心无所不容。”
就这样,悟空和悟了上路了。悟了跟悟空每到一处,就会有很多人认出悟空。悟空还没来得及说话,他们就主动拿出东西给悟空。有的还说,幸亏悟空大师上次施舍,才使我们度过难关。悟空大师的大恩大德,我们没齿难忘啊!悟了在心里想:“不让我拿布袋,看你一会把东西往哪里搁。”他们继续往前走,他们化的缘也越来越多。悟了看到今天收获不少,满怀欣喜。恰在这时候,从远处走来一个农夫,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边走边哭。原来农夫的孩子得了重病,他拿不出钱来给孩子看病。悟空就走过去,把化来的财物全部给了农夫。他们继续前行,除了温饱外,他们一路化了就舍,舍了再化。悟空问悟了:“师弟,跟我出来你化到了什么?”
悟了苦笑。
悟空说:“师弟,你只知道缘来之福,而不懂得缘去之福。看天地间,自然万物为何如此美丽,天地万物都在循环啊。师弟,风水、日夜、四季,哪一样不是在循环?光知道缘来之福的人,那只是片刻的欢愉,时间久了,就是一池死水。我们之间的区别就是,你把化来之物放在了充满私欲贪婪的布袋里,我则把化来之物放在人心里循环,让善良和爱在人间、在人们的心里循环。”
悟了听到这里,低下了头。悟空念了声,阿弥陀佛。
前面我已经说过,我们这个可爱的世界永远是能量守恒的,要想汲取能量,必须付出能量,有进有出,才能维系良性的平衡。
以色列的太巴列湖和死海的水都是从哈蒙山上黎巴雪松的根部流下来的,水质清澈洁净。太巴列湖因为拥有一个出水口,所以它的水质能保持活力,它既能从出水口流走,灌溉约旦平原,又能使太巴列湖风景秀丽迷人。而死海则不一样,虽然它的水质和湖水一样,但它没有出水口,它不付出只是保留,所以它让人感到恐怖,整个死海也因此污浊不堪,是不折不扣的死水一潭。
虽然所有的人都想让生活充满欢乐和祝福,但只有一部分人在时刻准备给予他人,就如同太巴列湖一样,而另一些人则只知道获取,就如同死海一样。这就是懂得付出的无私者和吝于付出的自私者质的不同。
亮心堂
你既然想分享别人奉献的成果,你就有责任也有义务付出同样的东西。你既然是社会的一分子,为社会做出奉献就是你的责任。如果你想要用爱或其他有价值的事物充实人生,也是同样的道理。付出和回收是一体的两面。如果你想要更多的爱、乐趣、尊重、成功或任何东西,方法很简单:付出。不要担心任何事情,人在做,天在看,你所付出的一切都会带着利息一起回来。
4.学会勇敢: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一头驴,掉到了一个很深很深的废弃的陷阱里。
主人权衡了一下,认为救它上来不划算,走了,留下孤零零的它。
每天,还有人往陷阱里面倒垃圾,驴很生气:自己真倒霉,掉到了陷阱里,主人不要他了,就连死也不让他死得舒服点,每天还有那么多垃圾扔在他旁边。